打印 關閉
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持續擴容,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正加快構建。2017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比重分別達到13.8%和7%,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要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
政策助推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依次發布,隨著《規劃》的印發,各種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等方針政策也將相繼出臺,這也意味著我國包括煤炭在內的傳統能源轉型“之戰”打響。
從國內煤炭市場需求來看,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的高速發展導致了對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消費逐年遞增。這為煤炭行業提供了發展動力。
我國煤炭消耗結構主要由火電、冶金、建材、化工、供熱及其他行業耗煤六大板塊組成。其中化工及其他行業耗煤增速較快。目前,我國現代煤化工已實現從示范到產業化發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煤化工關鍵技術攻關和裝備研制取得突破,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石油產品的缺口。這對推動煤炭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躍升,拓展煤炭消費空間,以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技術發展,煤化工行業在環保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獲得了重新進入發展通道的門票。隨著政策轉暖,“十三五”期間,煤化工產業有望迎來發展拐點。傳統煤化工行業將向淘汰落后產能、降低能耗、向西部轉移發展,煤化工多聯產、煤炭液化則將成為新型煤化工產業的重要方向。
煤化工產業未來趨勢需要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合理;新型煤化工快速發展;技術創新更加凸顯;與關聯產業的融合發展;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具體來看,在技術層面,煤氣化技術將向裝置大型化、操作簡單化、運行高效化和長周期方向發展。在產品標準方面,形成煤炭深加工產品標準體系,在質檢、計量標準方面,研究煤炭深加工產業的質檢、計量標準,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標準體系。
聲明:
1、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否則,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任何非注明“來源本網”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網站等的資料,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
3、因為作者的信息不明等原因,本網使用部分文章、圖片等資料的報酬未能及時支付,相關權利人可與本網聯系。
相關資料